拍卖市场名人潮
近日国内外时尚新闻疯传,英国皇室凯特王子妃多次选搭伦敦品牌“Grace Han”的“情书”包款出席多场公开活动,于是联系好友─也是此品牌设计总监Grace Wong询问近况;不出所料,因名人收藏效应,Vogue、ELLE等时尚杂志争相报导,品牌一炮而红,国际订单应接不暇,笔者真心替这位“台湾之光”感到开心,并想著日后若拍卖凯特王子妃拥有的“情书”包款,必能缔造高价。相同的,在艺术市场上“名人藏品”总是注目焦点。
名人本就是媒体焦点,相关喜好与收藏总能掀起波澜,2018年富艺斯拍卖猫王收藏的Omega手表,以约5000万台币落槌。而企业家曹兴诚,2017出让宋代汝窑及瓷器时亦造成轰动,苏富比举办专场,缔造14.17亿台币的成交金额。知名建筑师贝聿铭,在2019年佳士得释出多件藏品,其中赵无极《27.3.70》以近台币1.8亿元成交,可见各领域名人,对艺术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仿冒集团的伎俩
中国书画常题写“上款人”,故可得知收藏者的信息,名人效益更加显著,近期国内拍场一幅黄君璧画作,因有蒋经国题字,最终以600万元台币成交,高出预估金额5倍。
因此,有些画贩为取信买家,常假冒作品来源出于名人或其后代,或在仿书/画上增写名人上款,或在真迹手卷后段“拖尾”,添写名人题跋,以哄抬价格。
还有,当同一批“上款人”藏品出让时,看倌们更须注意“雨夹雪”的作假手法─指作伪者在同一批上款人的藏品中掺入赝品鱼目混珠。因此购入名人收藏时,更须细心鉴别作品真伪。
名人收藏是艺术市场中永不退烧的话题,在历史上,宫廷藏品代表一定品味/质。例如乾隆皇帝的收藏,对古美术市场深具影响力,凡作品著录于《石渠宝笈》,虽未必是真迹,但为皇家珍藏,价格都落在“前段班”。
艺术市场风向球
而当代名人巨星也引领收藏潮流,如周杰倫、林俊杰所收藏的Gerhard Richter、KAWS等作品,都是当代艺术市场中热度极高的艺术家。关注名人收藏脉络,有助掌握艺术市场动向和推估未来发展,并拓展收藏视野,进而调整自我艺术资产配置。
本文由:人人体育 提供